最新网址:www.boai4.com

闻明,彭萍萍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博爱书屋boai4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大津巴布韦遗址

遗址漫话

在津巴布韦共和国马斯文戈市(旧名维多利亚堡)东南约24千米的丘陵地带,有一大片石头城遗址,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非洲大津巴布韦古城遗址。很少有哪个考古遗址能够像大津巴布韦遗址那样,既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。也导致了许多无聊的想法。19世纪晚期,当它第一次被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时候,这些宏伟的石头建筑群,被认为是外国人在南部中非的殖民区。这些外国人甚至被认为是腓尼基人,现在,它们被当作非洲本土文化与成就的象征。津巴布韦现存大小石头城遗址两百多个,而大津巴布韦则是最大的一处。历史上大津巴布韦城盛极一时,其巨大的影响力一直蔓延到19世纪的80年代。1980年,津巴布韦共和国独立时,国名即取自这座伟大的古城,它是世界上唯一以考古遗址命名的国家。

遗址的发现和文化归属之争

传说大津巴布韦就是《圣经》中的黄金和宝石城——俄斐。根据《圣经》中《列王记》上的记载:俄斐的金矿是所罗门财富的源泉。大约10世纪时,俄斐与东南非洲开始交往。那时,在东南非洲海岸的港口从事贸易的阿拉伯人开始购买黄金。这批黄金也就找到了从非洲内地到海外的出口途径。16世纪,达·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远征军入侵印度洋地区,占领了非洲海岸的重要港口,控制了赚钱的黄金贸易,从传言中他们得知,在非洲内地有大城市和大金矿,并由一个叫莫罗莫他巴的国王统治着。1552年,葡萄牙历史学家热奥·杜·巴若斯说,有人告诉他:莫罗莫他巴的要塞和宝塔都是“由巨大石块砌成”,没有使用泥灰粘合,这些地方都叫“西姆堡”。由此开始,葡萄牙人把这个名字与传奇中的俄斐相提并论。但他们当时只满足于拥有这片海岸,并没有打算寻找它们。

19世纪中期,欧洲人开始从海洋向非洲内地蚕食。但他们对非洲并不了解,只知道那是一片蛮荒之地,是“黑暗的大陆”。当时的欧洲人所绘制的非洲地图都留有大片的空白,这使得探险家们对神秘的“空白”既向往又困惑。

1871年5月,德国人卡尔率领40人从德尔班向北进发,探寻传说中的黄金和宝石城。7月底,他越过林波波河。为了不惊动当地的酋长,他抄小路进入山中。但是一个月后,卡尔的处境已十分艰难,挑夫离他而去,还卷走了他的部分日用品,而当地的马绍那人对他的敌意与日俱增,这使他感到恐惧,不久便离开了德尔班。

1871年9月5日,卡尔又启程了,踏上坡度不断增加的小路。渐渐地,一片裸露的岩石出现在眼前。再走近一点,他看到一个大约七八米高的花岗石柱矗立着,石城的遗址露出冰山一角。他发现了一条粗石铺成的小路通向前方,顺着这条路,有一堆堆粗石、一段段残墙和一丛丛灌木。最后他在一座9米高的塔状建筑物前停了下来。他惊讶这些墙和塔竟是石板础成的,石板之间找不到任何泥浆之类的粘合物。石板切割得非常精确,垒砌在一起居然天衣无缝。卡尔认定这个废墟将被证实为葡萄牙人称之为西姆堡的地方,即莫罗莫他巴的要塞之地,人们梦中的俄斐。当时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样的话:“我站在整个世界面前,心中浮现出戴上胜利桂冠的神圣帝国皇帝恺撒的高大形象……”他庄严宣布:最有价值的、最重要的、也是迄今为止最神秘的非洲地区,将重见光明!那就是古老的莫罗莫他巴!那就是俄斐!

卡尔发现废墟遗址后,马上派信使到离他最近的欧洲人居住区,带了封信给德国。在这封信中,卡尔宣布了他的发现。这封信后来刊登在1872年3月的一本德国杂志上。1873年,英格兰发布这条消息,引起了世界考古界的密切关注。而与此同时,人们对卡尔的发现也是半信半疑,欧洲的一份报纸在一篇文章中不屑一顾地说:“关于所罗门王的俄斐,现在有了一些奇怪的说法。”

大津巴布韦庞大遗址完全超出了卡尔的想像能力,由于他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,也缺乏丰富的考古经验,使得他对大津巴布韦古城遗址的考察没有深入下去。1872年3月,他打起行李,越过林波波河,回到了英国人管辖区。他只想到博物馆去工作,继续从事他的事业,可是因为没有学位,他未能如愿以偿。不久卡尔因事故过早地离开人世,他死得不为人所理解,死得默默无闻。但是,数十年来,津巴布韦小山丘界的废墟却成了考古学上的一个热点。继他之后,首批光临这里的是探险家和寻宝者。他们满怀激情,梦想能发掘像圣经故事里描述的那些黄金珠宝,但都大失所望。一位名叫塞西尔·罗得斯的英国金融家于19世纪90年代初组织一个考古队在废墟上驻扎下来。罗得斯在对大津巴布韦废墟进行考察时,具考古队与英国科学促进会共同举办了第一届遗址科学研讨会。他们还聘请了研究远古时期文明的专家詹姆斯·狄奥多尔·本特,专程来到这个遗址考察。本特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各种外来文化联系的证据。但自一开始,他就陷入失望中。因为在他看来,津巴布韦似乎是纯粹的非洲文化,并不十分占老。但是当他挖到四只用皂石雕刻的栖息在高大雕刻柱子上的大鸟时,眼睛马上亮了起来。他认为这些带有古代亚述、希腊、克里特、腓尼基等古国遗风的艺术珍品绝不是非洲的产物。这引起考古界的困惑。1902年到1904年,发掘大津巴布韦遗迹的官方考古学家霍尔,为了急于把遗址上的废墟恢复到他认为的“原来”模样,采取了破坏性的发掘办法,鲁莽地把三米多厚纳泥土和石头从地堡的内部搬运出去,给后人对古遗址的研究带来困难。霍尔对出土文物研究后认为,大津巴布韦由从阿拉伯或近来来的北方人所建造。他们的结论几乎影响了一代考古学家,同时代的欧洲人都比较接受大津巴布韦城不是非洲本地文化的说法。

最早提出大津巴布韦属于非洲文明的人是考古学家大卫·兰德尔·马克尔,1905年他仔细考察了这片遗址后郑重宣布:大津巴布韦“毫无疑问,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属于非洲”。但英国科学促进会不愿意接受这个定论,派了另一位考古学家葛特璐·凯敦汤普生去考察,以证明大卫是错的。这个资深的考占学家对该遗址进行了极其彻底的分析,在1929年宣布该遗址属于非洲文明。在经过数十年的争吵后,1970年,罗得西亚的一位官方考古学家不得不承认:大津巴布韦古城确实是非洲文明!1980年,罗得西亚独立,一切权力归于占绝大多数的黑人。这个国家自豪地取名为津巴布韦,这是马绍那语“Jinmbabuwei”的英语形式意思是“望族”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其他相关阅读More+

日落大道

卡比丘

当维修工的日子

带刀

偏要勉强

迟小椰

和男主同归于尽后

画七

八零对照组再婚后,逆风翻盘了

橙子棠

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

柳岸花又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