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碗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博爱书屋boai4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独守洞房的第二日,苏燕箐不知是吃错东西,还是郁结难熬,喉咙发疼。
她身边的肖嬷嬷赶紧去请大夫。
大夫说是肝火攻心。
大夫一走,肖嬷嬷以袖拭脸:“姑爷放你一个黄花大闺女在新房,自己跑的无影无踪。我要是把这事禀告老爷——”
“嬷嬷……”苏燕箐发出粗嘎的声音。
肖嬷嬷心疼,“小姐,你别说话了。大夫交代,你的嗓子需要休养。”
苏燕箐咳了咳:“来日方长……”
“是是是。”肖嬷嬷赶紧扶住自家小姐。
日日煎药,苏燕箐的声音却是一天比一天沙哑。黄莺出谷成了破锣乌鸦。三日不言,方才好转。
她生病卧床,肖嬷嬷亲自去请慕锦。
慕锦关切地询问病情,前来探望。听得那沙子的声音,他笑着安慰几句,转身出了泽楼,说:“刮锅驴鸣,不过如此了。”
寸奔听在耳中,应也不是,不应也不是。
苏家是出了名的丝绸大户,而且是京城最早走船运的商家之一,占了三个码头。慕老爷一个也没有。
大霁和邻国东周,商贸以水路为主,经由一条名为嵊江的东西向河流。慕、苏两家经商多年,联姻分的是利益。慕家以一座钱庄为聘礼,苏家用一个码头当嫁妆。
这门亲事本该由慕大公子完成的。大公子比二公子收到的风要早那么半个时辰,大公子连夜逃走了。慕老爷炙热的目光便落在了二公子身上。
慕锦不在乎妻子姓谁名谁,盘算的是码头盈利。而且,苏燕箐是美人,正合他意。然而,见过她几面,他就失去了花前月下的兴致。
成亲半个有余,这对新人仍然没有圆房。
整座慕府知晓此事,无人敢说闲话。
——
又过了几天,苏燕箐嗓子好转,终于有心力收拾人了。
得知二公子大婚当日侍寝的是二十,苏燕箐率人去了掩日楼。
她环视院落。
无几株艳花,墙角野草成了稀罕东西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