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博爱书屋boai4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山坳里变化更大,宽阔的山坳里新出现了三条道路,一条是通往有黏土的那个大沟,一条是通往水塘,另一条是通往北边李胜家所在的地方,但中间的荒草正有不少人在猫着腰或刨或挖的清除草根和树藤,因为将来这个地方准备种庄稼的。
傅天佑他们将骡车停在了原来李胜的家门口,然后有些惊讶的看了四周一眼。
他发现李胜家也变了不少,四周围的杂草都清理干净了,原来破旧倒塌的篱笆墙也被拆除,换上了用一人多高的木桩围成的院子,而且院门也是新做的,厚厚的木门看着很结实耐用,也更安全了。
紧挨着李胜家,靠东边的山脚下,新盖起了一溜敞口草棚,里面搭了几个简陋的灶台,其中一个锅灶上放着一摞蒸屉,旁边放着几个箩筐,盛放着碗筷、勺子、木盆、蔬菜和一些杂面等物。
不过,其中有两间草棚建的很规整,也很干净,里面好像不仅置办了桌椅茶壶茶杯水桶等物,还有炉灶,这应该是给县衙和杨家的人准备的。
进了院子,杂草也都不见了,东西厢房也都收拾了一番,当他看见小猫牵着骡子进来直接进入西厢房时,才发现其中一间西厢房已经变成了牲口棚,里面木桶、石槽齐全,虽然没有了窗户纸,但骡子能被安置在这样一个地方,也算是牲口的最高待遇了。
三间正房也都修葺一新,屋门和掉落的窗户都已经做了新的,最直观的印象是,两个屋子的窗户从里面全都用草苫子给钉死了,安全又暖和,只是就算大白天日头也进不去,屋里面是暗的。
堂屋的灶坑是大灶加小灶,小灶用黏土重新抹了一遍,将漏烟的缝隙抹平,原来的大灶台上面因为铁锅被李胜爹娘带走了也没有办法烧炕,外面的窟窿被堵住了,烧炕时不然会冒烟。
西屋炕上放着许多的杂乱东西,有之前他们带过来的半棵大白菜、一个萝卜和少许食盐,还有一个小袋子,里面的荞麦面早就吃完了。
今天傅天佑买的东西不少,被大家陆续的放在了西屋炕上。
一口小铁锅、一个陶罐、十个小碗、十几双筷子、一个葫芦瓢、两个木盆、三个大碗、一小桶猪油、五斤食盐、十颗大白菜、二十几个萝卜和五十斤高粱米、五十斤荞麦面,堆了满满的一炕。
李胜满意的看着满炕的粮食蔬菜,看着傅天佑感激的说:“姐夫,谢谢你!”
傅天佑不在意的说:“有啥谢的,是我谢你们才对!”
小猫高兴的说:“这下好了,咱们住多久都行,再也不用发愁吃饭的事儿了。”
马三也憨憨的笑道:“我们有口福了,完了让韩叔给咱包饺子!”
说到饺子,大家的口水都流了出来,不由得都看向傅天佑。
韩毕成笑呵呵的说:“你们看公子干啥?想吃饺子还不容易,晚上吧,白天咱们事儿还挺多呢,一会儿衙门和杨家的人就该来了,咱们还是忙活正事儿要紧!”
正说着,门外传来嘈杂的声音,夹杂着吆喝声和马匹杂沓声,人喊马嘶的很是热闹。
小猫有些紧张的说:“衙门的和杨家的人来了!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