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boai4.com

《大北京里的小百姓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博爱书屋boai4.com

第七十六章看望老乡

一节课上了两个多小时,已经快中午了。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,不想下课。姚强只好对孩子们说:“同学们,课先上到这里。下面老师要送你们每人一件礼物,好吗?”“好,老师送我们什么礼物呢?”孩子们高兴地站起来,喜悦地问道。“孩子们,你们过来一下。”姚强一个一个地量了孩子们脚的尺寸,并且详细地记录了下来。马上从包里拿出两千元钱,递给林浩。让林浩和小伙伴们去镇里给孩子们买鞋。按照尺寸,每人两双。一双夏天穿,一双冬天穿。回去以后,姚强先和林浩的父亲进行了长谈。姚强语重心长地对林丰收说:“大哥,首先感谢你的热情接待。先说说你和孩子的事情。你这么多年出去打工,没回过家看看老人和孩子。我想可能有你的难处。过去的事情就不多说了。林浩对你态度冷漠,你应该能理解。毕竟这么多年不在一起生活。感情是天长日久慢慢积累起来的。现在林浩长大了,去了部队发展。而且马上就要读军校。孩子有志气,应该说会有一个好的前途。你既然回来了,以后就尽可能和孩子多接近,时间久了感情就有了。还有,你现在是村委会主任兼书记,就应该切实负起责任,为家乡父老多做点事情。以前可能没有这个能力,现在有了这个条件,就应该尽力办一些实事。比如学校校舍等硬件条件,急需改善。已经半年了,没有老师给孩子们上课。应该尽快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,争取下学期派老师过来。大哥,我就是个直性子,有啥说啥,你不见外吧?”

“姚老师,我真的很惭愧。这么多年,我既没有照顾好家人,又没为乡亲们办点事。你说得很对,我不怪怨孩子,都是我的问题。以后我好好做人,孝敬父母、关心儿子、努力工作。工作的事情,我马上就行动,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学校的条件。要求主管部门下学期派老师过来,给孩子们上课。姚老师,你放心,不为别的,就从良心出发,我也得把事情办好。你一个外乡人,这么老远到我们这里,都能为我们想这么多、做这么多,我真的特别感动,谢谢你!姚老师。我代表乡亲们给你鞠躬了”一边说一边站起来就要给姚强鞠躬。

“大哥,不要这样。我做这点事情,真的没什么。千万不要客气。”姚强赶紧站起来,让林丰收坐下。两人越说越投机,越说越激动。林丰收拿出白酒,给姚强敬酒。姚强也不推辞,和林丰收豪饮了几杯。说了不少知心话。喝完酒以后,姚强让林丰收带着去老乡们家里看一看。正要出门,省、市、州、镇的领导们都来了。于是大家一同去老乡们家里走访。一共二十多户人家,一家一家地看望。进的第一家是顾大爷家。家里有两位老人和一个小孙女,两位老人都年逾古稀。面容清瘦,精神状态还好。姚强一进家门,小女孩儿就羞怯地问好:“姚老师好!”姚强一看,这不是上午升旗仪式领唱的那位小女孩吗?姚强对这位小女孩儿印象深刻。上课的时候,听讲特别专注,一看就是爱学习的孩子。

“你好!老师来看看你们。”

这时顾大爷反应过来了,激动地抓住姚强的手说:“你就是上午给孩子们上课的姚老师吗?”

“是的,大爷。”姚强热情地回应。

“小伙子,你是好人哪。来了我们这穷地方,给孩子们上课,还给孩子们买鞋子。又来家里看望我们。我老汉活了这么大岁数,就是自己亲生儿子也没这么对待过。”顾大爷激动地说。

“大爷,我就能做还么点小事,您老不要客气。多可爱的孙女儿,儿子呢?”

“唉,姚老师,一提他,大爷就难过得不行,心一阵阵地疼。”老人说话的时候,弯腰驼背,不停地抹眼泪。姚强赶紧扶老人坐下。这时姚强才抬起头,看了看家里的情况。房子是用当地的一种石料砌成的,裂缝到处都是,微微能透进光亮。几乎没有窗户,屋里光线很暗。三张破旧的小木床和一个小柜子就是全部的家当。除了一个电灯泡,再没有任何电器。此情此景,姚强鼻子一阵阵发酸。虽然自己也是出身寒门,在苦难中长大。可是在21世纪的新时代,还有人们过着如此不堪的日子。姚强实在是难以置信。可现实就活生生地摆在眼前。许久,姚强握着老人的手没有说话。身后的大小领导,都在沉默,不知心里在想什么。

“姚老师,您坐这儿。”小女孩稚嫩的童音打破了沉默。姚强回头一看,小女孩儿不知从哪里搬来一只小板凳放在了姚强的身后。刚才姚强强忍住泪水没流出来,这时,满眼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,流着泪激动地拥抱着小女孩儿说:“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,你受苦了。老师谢谢你!”小女孩满脸幸福,傻傻地在姚强的怀抱里待着。

“强哥,我们回来了。”这时林浩和小伙伴们走了进来。林浩赶紧把新鞋子拿了出来,让小女孩儿试穿,鞋子很合适。穿上了新鞋子,小女孩儿别提多高兴了。满脸的兴奋,在地上转了好几个圈,不停地盯着自己的新鞋子看。林浩把另一双冬天穿的鞋递给顾大妈,给孩子放起来。天冷的时候再穿。

姚强回过头又问顾大爷:“大爷,您儿子、儿媳呢?”

“孩子,我实在是不愿意说这道话。一说就心疼。你问起来了,大爷就和你说说吧。儿子本来聪明好学。小学毕业以后,因为家庭困难没再去上学。后来大了一些,贷款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,儿子头脑好使、吃苦耐劳,挣了一些钱。成家以后,两口子继续跑运输、做买卖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可是由于山路太难走,那天小两口起了个大早去接货,正赶上下了点儿小雨,走在半路上可能是有点迷糊,一不小心,车辆滑进了山谷。那时,小孙女刚刚一岁多。他们走了,留下老的老、小的小,相依为命。艰难度日。要不是有这么个小孙女儿,我们老两口也不想活了。”老人的泪水已流干。说这些的时候,没再哭泣,只是神情木讷地在诉说。

“大爷,您节哀。天有不测风云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。那这几年您一家子靠什么生活呢?”姚强又问道。

“以前体力好的时候,靠那几亩地打点儿口粮。后来体力不行了,种不了地。靠国家给发的那点儿养老金生活。”

“养老金有多少钱呢?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梧桐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博爱书屋boai4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其他相关阅读More+

绕床弄青梅

洛阳bibi

想入媛媛

空中云点

和男主同归于尽后

画七

阵问长生

观虚

谁让他玩游戏王的!

名称被占用

华娱之2000

河狸的米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