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boai4.com

天才一秒记住【博爱书屋】地址:boai4.com

第七十七章国殇墓园(一)

姚强看望了老乡们以后,积极联系北京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学校。通过张校长动员广大师生员工给傍山寨捐款捐物。编辑图片和文字,连续推送朋友圈。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情况,从而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捐助。做了这些事情以后,姚强和小伙伴们离开川西,去云南腾冲。拜谒心中的民族英雄。

课堂上多次给学生讲过腾冲这个地方,但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看。这次可以成行了。这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城市。虽然地方不大,但知名度不低。以火山、温泉、茶道、玉石而闻名。还有,腾冲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一个端点。不过,姚强最感兴趣的不是这些,而是抗日战争的时候,腾冲作为滇缅战场的一部分,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。腾冲人民和中国远征军并肩战斗,给日本侵略者沉重的打击,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、同仇敌忾的抗日凯歌。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。腾冲人民为了缅怀烈士,集资修建了一座“国殇墓园”,供后人瞻仰。同时,警示国人,永远铭记这段历史。

国殇墓园位于腾冲市西南郊风景秀美的来凤山北麓、叠水河畔。来凤山是一座90多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盾形火山,是腾冲境内最古老的火山之一。与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蜿蜒交融。“来凤晴岚”是腾冲十二景之一。然而,来这里使人感动的不是丽山,也不是秀水,而是一座座荒草覆盖的丘冢与苔痕斑驳的墓碑。

“国殇”,国之殇也。其取意应该来源于屈原的《国殇》,那是一首诗人讴歌与追悼为国捐躯之楚国将士亡灵的挽歌:“操吴戈兮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旌蔽日兮敌若云,矢交坠兮士争先……”在那场两千多年前的楚秦战争中,楚军将士们身穿坚固的犀牛皮盔甲,手持最锋利的吴戈,与敌人短兵相接,白刃搏杀。虽敌众我寡,仍奋勇争先,殊死战斗,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……战气肃杀,使日月为之暗淡,山川为之悲泣。待战场上杀气散尽,只留下年轻战士们的累累伤痕和身首异处的尸体静卧于荒野之上。“国殇墓园”,也是腾冲人民为纪念20世纪上半叶,在滇西发生的那场抗击日寇的战役中阵亡的,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将士们而建的墓园。墓园落成于腾冲战役胜利结束次年的1945年7月7日,恰逢七七事变八周年。70多年过去了,那一座座墓碑上的斑驳苔迹,似乎在向来园者诉说着一次次战斗的经过,和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。

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日本发动侵华战争,为了实现与“轴心国”(二战时期德、意、日等法西斯同盟国)瓜分世界的野心,日本调整战略,实行侵略大转移,改陆上北进为南下海上进攻。1941年12月7日,日本偷袭珍珠港,引发了太平洋战争。接着日军席卷了中南半岛,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连续攻陷香港、关岛、新加坡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,继而进入缅甸占领缅甸仰光、曼德勒,矛头直逼印度。他们声言将与希特勒会师中东。为了粉碎日军的狂妄企图,英美等联盟国,利用中缅、缅印陆路交通和“驼峰航道”向中国西南抗日大后方输送战略物资,支持中国抗战。但日寇早有预谋,半年前就占领了云南腾冲,切断中国当时唯一的陆上对外国际交通要道——滇缅公路,并控制了中国沿海几乎所有的港口,欲置中国于死地。为了配合盟军,夺回滇缅公路控制权,根据《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》,1941年12月中国派出了10万多精兵的远征军赴缅甸作战,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为止。中国远征军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境外战争考验,由于英军极为利己的“弃缅守印”的“暗度陈仓”战略,将在缅英军偷偷撤回印度,使原先设定的把日军引进埋伏圈共同剿灭的计划落空。结果使远征军完全暴露在日军的包剿之中,腹背受敌,第一阶段失利。远征军前线总指挥杜聿明带领大军从野人山撤退,两万多将士死于丛林转战途中,到后来的滇西抗战至抗日战争结束,远征军共付出伤亡官兵约6.7万人的沉重代价。歼灭日军4.9万余人。

滇西抗战,是远征军作战国内战场的一部分,发生于1942年5月初至1945年1月底,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极其惨烈的一页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《大北京里的小百姓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博爱书屋boai4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其他相关阅读More+

阵问长生

观虚

CS:才16岁,让我老登逆袭?

地精咖啡

替代品

半截白菜

换巢鸾凤

不止是颗菜

龙藏

烟雨江南

仙工开物

蛊真人